19岁女孩,因父亲酒后诺言,嫁到荒漠,17年后,却获诺贝尔奖提名

19岁的少女,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,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期待。

然而,对陕西靖边县的殷玉珍来说,爱情只是一个梦。

父亲态度强硬地逼着她,嫁给毛乌素沙漠深处的一名穷苦男子,这名男子比她大5岁,在此之前,两人素未谋面。

1985年,年仅19岁的殷玉珍,成为一名新娘,骑着父亲借来的毛驴,穿着打补丁的棉衣,一路向沙漠深处走去。

她满脸愁容,看不到半点做新娘的喜悦。

她要嫁的男人,叫白万祥,比她大5岁,之前两人素未谋面。

白万祥家在荒漠深处一个叫背塘的地方,穷困潦倒,这让她怎么会高兴得起来呢?

到了夫家,殷玉珍更加伤心了。

方圆40里没有一户人家,那个漫天风沙中,冒出的一处低矮的黑土房,就是她的婚房。

房顶盖着几个木板和茅草,地面有个入口,弯腰进去的土窖只有4平 米,昏暗狭窄。

婚床是一个小土台,上面垫了几层茅草,连床单被褥都没有,还不够两个人并排平躺。

新婚之夜,殷玉珍躲在床角,默默地流了一整夜泪,她打定主意,明天要逃跑,离开这鸟不拉屎的地方。

次日,天刚蒙蒙亮,她就起床去开门,不料无论她怎么用力,门始终打不开。

白万祥不清楚她内心的想法,只知道她打不开门,便上前帮忙,可两个人一起使劲,还是打不开。

这时,白万祥低声说:「 门被沙堵住了。

一听此言,殷玉珍禁不住放声痛哭,门打不开,她连逃都逃不出去。

殷玉珍连续哭了7天7夜。

白万祥十分内疚:这个清秀的年轻姑娘,嫁给荒漠里这么贫困的家,确实太委屈她了。

他本性忠厚老实,不会说甜言蜜语,只能默默地陪伴,什么事都顺着殷玉珍。

门打开后,殷玉珍曾逃跑过。

可到处都是漫天的黄沙,没跑多远,她就迷了路,差点丢了性命。

所幸白万祥及时发现,把她找了回来。

有人说,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 人,父亲为了女儿的幸福,什么都可以做,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。

可殷玉珍的父亲为什么要把女儿往火坑里推呢?

早些年,由于家境贫困,为了不让孩子饿肚子,殷父到邻近省内做些小生意。

往返的路上,需要经过一望无际的毛乌素沙漠。

有一次,殷父在沙漠中遇到了沙尘暴,漫天的黄沙,遮天蔽日。

殷父很快迷失了方向,所带的水和干粮不知被吹到了哪里,处境非常危险。

正在这危急时刻,白万祥的父亲突然出现,把殷父救了出来。

殷父请白父喝酒以表谢意,两人交谈甚欢,从此后,成为好朋友,经常在一起喝酒。

白父也是陕西人,多年前,因逃荒带着8岁的儿子来到沙漠,爷俩相依为命,在沙漠安了家。

一次,白父酒后伤感不已。

哭诉说,他身体不好,不定什么时候可能就会倒下。

独生子白万祥还未成家,在荒漠中孤零零一个人,可怎么生活呢?

殷父想到自己还未出嫁的女儿殷玉珍,在酒精作用下,他胸脯一拍,大声说道: 「你放心,我把女儿许配给你儿子,也算报答你的救命之恩。」

次日,酒醒后,殷父后悔不已。

他知道白家的窘况,虽然自家不富裕,却也比白家好很多,把疼爱的女儿嫁到荒漠里,他真不舍得。

可男子汉说话,一言九鼎,何况白父救过自己的命,无论如何,要信守诺言,决不能反悔。

就这样,1985年,殷玉珍在父亲强迫下,来到荒漠,嫁给了白万祥。

殷玉珍欲哭无泪,一望无际的沙漠,逃也逃不出去。

就是逃出去,也不能回娘家,她不能让父亲做背信弃义的人。

同时,白万祥的父亲一年前去世,只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。

加之他老实本分,对殷玉珍百般迁就,善良的本性,让殷玉珍不忍心 离开。

慢慢地,殷玉珍接受了现实:「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。」

夫妻俩一同劳作,一同吃饭,相互关爱,渐渐地,感情越来越深厚。

地处荒漠,无论两人怎样拚命努力,还是填不饱肚子。

殷玉珍对丈夫说:「我们已经这样了,但不能让后代继续过这种日子,得想办法改变。」

可是,怎样才能改变呢?

殷玉珍看着从娘家带回来的,用于寄托思念的两棵小树苗,有了主意,种树!

有了树,就能抵挡漫天黄沙,就能种粮,种菜,后代就能过上温饱日子。

倔强的殷玉珍还立下誓言:人,不能叫沙欺负死!

妻子的决定,白万祥向来是无条件支持。

1986年,他们用家里仅有的一只三条腿瘸羊,换回600颗树苗,种在房前屋后。

两人对待这些树苗,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,精心照料。

从大老远的地方,一桶桶地提水,一遍遍地浇灌。

可是一场大风刮过后,600棵小树只剩下10棵不到,所有的希望瞬间成为泡影。

殷玉珍面对光秃秃的沙漠,悲痛得大哭起来。

白万祥心疼不已,对妻子说:「只要你想继续种树,我还全力支持。」

「从明天开始,我给你挖条水渠,这样你就不用来回提水,有了水,树就能活。」

殷玉珍想起自己当初的誓言,擦干眼泪,不顾正怀着身孕,和丈夫一起开始挖水渠。

辛苦几个月后,终于挖了一条长4000米的水渠。

可还没来得及高兴,又是一场大风,水渠被沙全部掩埋住。

更让人伤心的是,殷玉珍怀了9个月的孩子,因劳累过度,不幸夭折。

殷玉珍瘫坐在沙子里,无数次地崩溃大哭。

哭完后,她仍然不甘心,定要与沙漠作斗争,擦干眼泪,接着继续种树。

为了支持妻子,白万祥出去给人家掏粪、搬砖等,从来不要钱,只要树苗。

可无情的风沙,还是无数次地夺走了夫妻俩辛苦种活的树。

白万祥绝望地说:「在我们这地方,风说了算,只要一刮风,什么都没了。」

也许是夫妻俩的坚韧感动了上天,给了他们一个意外的惊喜。

殷玉珍听说林川村大院里,有5万棵树苗没人要。

她立即和丈夫赶过去,白天把树运回来,晚上抓紧时间浇水种上,以蕞大程序保证树苗的存活率。

经过辛辛苦苦精心照料,几年过去,树苗尽管死了一部分,还是有一部分艰难地活了下来,毛乌素沙漠终于有了一抹绿意。

为了种树,殷玉珍把好不容易健康出生的唯一儿子,扔在了娘家。

以致于长很一段时间,儿子白国才认为自己没有父母。

後来,殷玉珍夫妻越种越多,17年后,他们成功开辟7万多亩的绿树带,4000多米的防风林,种粮食,种蔬菜的愿意终于成了现实。

毛乌素沙漠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变成了一片绿洲。

殷玉珍种树的故事,引起人们广泛关注,甚至受到世界瞩目。

她先后获得:全国劳动模范,首届中华环境奖,全国「十大女杰」,国际水环境「盖娅」奖,诺 贝尔和平奖提名等荣誉称号。

她还在「联 合国防治荒漠大会」上,代表中国,向近200个国家,作「沙漠防治与脱贫」的演讲。

如今,她还成立了绿洲治沙造林公司,每年收入几十万元,带领乡邻走上了致富路。

而她的儿子,也成为新时代的治沙人。

结语

殷玉珍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,坚决与命运作抗争,历经磨难,不折不挠,终于使沙漠变成绿洲,她不愧于「治沙女王」的称号。

在中国的沙漠地带,还有很多像殷玉珍这样治沙的英雄。

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「绿水青山,就是金山银山」的理念。

他们在绝境中,迸发出的精神力量,值得我们学习,去建造属于我们的绿洲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