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被养成巨婴公主」16岁吃饭靠人喂,每个月零花钱130万,开跑车保镖保姆护驾,妈妈终狠心送乡下,今脱胎换骨大变样

2017年1月15日上午十一点半,在一高档社区内,两个中年妇女站在一扇卧室门外低声交谈。其中一个妇女小心翼翼开口道:「这都快十二点了,思琦怎么还没醒?我们要不要叫她?」

另一个妇女不赞成地说道:「这刚放寒假,思琦睡睡懒觉也是正常的,我们就不要闹她了。」

先开口的妇女沉默半响後歎了口气: 「哎呀,就是嫂子你一直惯着思琦,现在她快十六岁了吃饭还需要人喂。」

她口中的嫂子不以为然:「这是我的孩子,当然要把她宠成公主。」

二人的交谈声音稍稍大了一些,吵醒了屋裡的女孩。 女孩不耐烦将身边的闹钟向门的方向扔去,巨大的响声伴随着女孩饱含怒气地一声「滚!」

女孩是谁?为何十六岁了吃饭还需要人喂?这样娇气的女孩,未来的人生又会如何?

「被家人养成公主」

刘思琦,2001年2月19日出生。 她的父母赶上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下海经商的热潮,在刘思琦出生前,就为刘思琦创造了殷实的家庭背景。

刘思琦出生後,父母的生意十分繁忙。因为常常要飞往全国各地应酬,刘思琦的父母就只能给刘思琦高价聘请了保姆。

保姆上岗後把刘思琦的日常起居照顾得无微不至,只要刘思琦有生活上的要求,保姆都会满足刘思琦。 因为称职的保姆,刘思琦的父母对於无法陪伴刘思琦的愧疚也稍稍减轻了一些。

可父母终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老师,保姆虽然能够将刘思琦照顾长大,但她並不能取代父母在刘思琦小时候的地位。

父母不能陪伴在孩子身边做一个正确的引导,很可能会导致孩子性格方面的缺憾,刘思琦也是如此。

每当自己缺席孩子成长的某个瞬间时,刘思琦的爸妈第一反应就是用钱来弥补。这给刘思琦留下了一个只要有钱什么事儿都能解决的错误观念。

刘思琦小时候想要得到的玩具,只要告诉父母一声,爸妈隔天就会将玩具送到刘思琦的床头。等刘思琦再长大一些,她最爱的事情就是逛街,在逛街消费中刘思琦感觉到了人生的满足。

她随手买的包可能就高达上万块钱,出门吃饭也是专挑高档酒店,和同学吃饭刘思琦总是主动买单, 在她的眼中随手花一万元和随手花十元钱没有区别。

因为刘思琦的父母十分有钱,她家裡的亲戚长辈都主动来投靠刘思琦的父母,而刘思琦本人从小也受到全家人的照顾,每天开销过万,每个月有将近130万的零花钱。

姥姥和姑姑在家会照顾刘思琦的起居,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是刘思琦的日常生活。 在这样的宠溺下,刘思琦到了十六岁在家吃饭还需要别人喂,在家穿衣需要人帮忙,甚至连脚指甲都是母亲帮忙修剪。

这种在其他人看来十分奇怪的事,但刘思琦的母亲却习以为常。 她不介意女儿生活上的不能自理,她希望能够将女儿宠成真正的公主。

「想一出是一出,倒贴钱贩卖手机壳」

在这种生活环境下长大的刘思琦也的确长出了「公主」的性格, 她不知人间疾苦,活在父母堆建的童话堡垒裡。她经常想一出是一出,而家庭背景也的确能够容忍她无限制试错。

刘思琦的父母都是白手起家,在常人中算是富有经商头脑的人。刘思琦也觉得自己遗传了父母的优点。 高中时,刘思琦曾告诉过父母自己要创业,但当父母问及如何创业时,刘思琦却回答不上来。

过了几天,刘思琦看见学校门口摆地摊的人,便又说道自己要靠摆地摊挣钱。她在网上买了一大堆二十元一个的手机壳,决心靠卖手机壳赚第一笔钱。

但到了路边,刘思琦看见路边地面上肮髒的汙渍,她不想像别的地摊小贩一样蹲坐在路边。 於是刘思琦打通了家裡二叔的电话,叫二叔把家裡的兰博基尼开到自己所在的街道。

等二叔把车开来,刘思琦把成本二十元的手机壳放在兰博基尼车盖上,用喇叭叫卖道: 「卖手机壳嘞,两元一个。」

虽然刘思琦摆地摊的方式很特别,但因为便宜,没过多久她的手机壳便售卖一空。刘思琦看着微信裡到账的几十块钱,脸上全是止不住地开心。她很自豪自己一晚上就能挣几十块钱。

坐在豪车裡,刘思琦看见路边上有生蚝店。 想着自己今天辛苦赚钱,刘思琦想犒劳一下自己。

她叫二叔把车停在生蚝店外,随後刘思琦在店裡点了一百元的生蚝。 等结账时,刘思琦因为开心,还额外给了老闆六百块小费。

在一旁的二叔已经见怪不怪,他不理解刘思琦的做法,但二叔也不会主动对刘思琦进行劝诫。 因为刘思琦除了经常想一出是一出外,她还十分任性刁蛮,刘思琦坚持我行我素,连家裡人都常常会被刘思琦狠狠骂一顿。

「对家人摆脸色,母亲决心让女儿参加变形计」

在刘思琦八岁时,刘思琦的弟弟出生了。弟弟出生後並没有改变刘思琦的性格,相反她感觉自己在家裡的地位被弟弟挑衅了。

在刘思琦心中,除了爸爸,自己是家裡的「老大」。所以刘思琦常常对弟弟进行责怪教训。

2017年4月13日这天,刘思琦在外逛街回来,开门时发现自己八岁的弟弟拿着香草口味的冰淇淋在吃。

内容未完,请按「第2页」继续阅读
用戶評論

2023/3/24 7:46:3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