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有句古话:「惯子如杀子!」
随着独生子女越来越多,孩子在家长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。
孩子是一家人的宝贝,一家人的重心都放在了孩子身上。
为人父母,什么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,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,甚至捨不得对孩子说一句重话。
特别是很多父母经常会说一些口头禅,表面上是爱孩子,却不知是害了孩子。
在生活中,父母经常说的这几句口头禅,往往到最後会害了孩子。
1
「他还是个孩子」
网上曾流传一个段子:
当今中国有「四大宽容」——大过年的,来都来了,都不容易,他还是个孩子。
「他还是个孩子」,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说过这句话。
地铁上,小孩穿着鞋踩踏座椅,乘客开口劝阻,家长说:「他还是个孩子。」
电梯里,小孩撒尿、踹电梯,被维修人员批评,家长说:「他还是个孩子。」
站台上,列车刚要进站,小孩跑到一姑娘身後,狠狠推了一把,差点把人推下站台,家长说:「他还是个孩子。」
每当孩子犯了错误,父母总是说「他还是个孩子」,看起来合乎情理。
但你肯定没有想过,这样其实是害了孩子。
曾看过一则新闻,在火锅店裡,一个熊孩子跟着大人在吃饭,吃饱了开始撒欢跑着玩,家长也没有管。
因为想要邻桌女孩的手机,刚开始索要未成功,往女孩的锅底吐口水。
俩女孩被吓到了,赶跑熊孩子後,告诉了他的父母。
谁知熊孩子的父母一脸无所谓地说:「小孩子嘛,不懂事,让一让不就好了。」
後来老闆给两个女孩换了汤底,熊孩子呢?
他趁着一个女孩起身去厕所,趁着对面女孩不注意的时候,将滚烫的汤锅对着女孩的脸泼了过去。
所有人都惊呆了,女孩哭都哭不出来。
据火锅店老闆说,女孩的半边脸都毁容了。
熊孩子全程捣乱中,孩子妈妈不但没有管,反而还说「他小,不懂事,让一让他」。
结果呢,熊孩子更加肆无忌惮,硬是把一个好好的姑娘给毁了。
不要以为孩子还小,就可以做任何事情,而且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。
一开始任由孩子小打小闹,孩子就会越来越变本加厉。
钱文忠教授曾说:「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家长对孩子让步的氛围,以後的孩子是很可怕的,我们的未来是很可怕的……我们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、抑制、约束,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,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。」
「他还是个孩子」,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要脸的藉口!
而处处袒护「熊孩子」的家长,孩子最终欠缺的教养,终将报复在你们的身上。
所以,父母不要因为孩子小,就一味纵容,更不要常常说这句话。
爱本身是没有条件的,但对孩子的行为是有要求、有规则的。
2
「这些都留给孩子」
为人父母,都恨不得把全世界都给家裡的宝贝。
好吃的要留给孩子,好玩的要带孩子去,别人有的玩具自家的也必须有……
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超然,总是享受到最好的一切。
这样容易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,认为自己事事受到优待是理所当然的。
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:
有位老奶奶经常带她的宝贝孙子到牛肉店吃面,也总是把自己碗里的牛肉麵全都夹到孩子的碗里。
这家店没有服务员,一般都是老闆煮好面,让客人自己来端。
有一天,老奶奶来端面的时候,直接就拿起了筷子,将自己碗里的牛肉全都夹到了孙子的碗里,然後端着两碗面到孙子的面前。
老奶奶叫孙子快点吃,但孙子的眼睛却直直地盯着奶奶的碗,问道:「奶奶,为什么你今天不把你的牛肉夹给我?」
老奶奶笑着说:「孙子啊,我在端来前,就已经把牛肉夹到你的碗里了。」
但是孙子不信,说:「你肯定是把牛肉藏起来,就是不想让我吃,你骗人。」
随後,孙子拿起筷子在奶奶的碗里胡乱掏着,甚至把麵条全部都掏在了桌子上。
孙子一直嚷嚷着,奶奶不把牛肉给他,他回家要告诉爸妈,说奶奶欺负他。
没办法,老奶奶只好再买一碗,但是老闆因为小孩的表现,不同意再卖给他们。
後来老奶奶打电话把儿子叫来了,儿子一口气买了三碗面。
三碗面一放下,男人将其中两碗面的牛肉全部夹到了孩子面前,还对老闆恶语相向。
男人敲着桌子说:「我给钱买的面,我喜欢怎么吃就怎么吃,我喜欢给我儿子吃就给我儿子吃,你看,我全部夹给了我儿子。现在,我们还不想吃你的面了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