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妈妈, 这个布娃娃好好看, 我想要!」
宝贝, 这个上回咱不是买过了吗?」
「妈妈, 这个和那个不一样, 我就要这个!就要这个!」
这样的场景想必妈妈们都不陌生吧,
每次带孩子去超市, 孩子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, 看见什么都往购物车裡放, 而作为父母的, 只能悄悄的把孩子拿进来的东西再拿出去。
不是不捨得给孩子买东西, 只是孩子新鲜劲太快了, 刚买的玩具, 过了一天就不想玩了, 看见新的就要买, 家裡的玩具早就堆成山了。 说完玩具, 就是零食了, 每次看到那些包装精美的零食, 孩子总是忍不住馋起来, 不买吧孩子闹, 买了吧对孩子身体不好, 做父母的也是两难啊。
这样下去对孩子的金钱观的培养也是不好的, 孩子没有节制的买东西, 不知道节省, 等到长大很容易会变成啃老族的。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治治孩子这爱买东西的毛病呢?想要培养孩子花钱的好习惯,
就要趁早给孩子立规矩了。
孩子哭闹要买东西
一、孩子不停要买东西, 家长应该「四不要」
当孩子在商店闹起来並且大哭时, 这个时候家长要给孩子做一个克制任性的训练, 就是把孩子抱回家, 直接放到孩子的卧室裡去, 因为卧室对於孩子而言, 是一个熟悉且无危险的区域, 有助於孩子镇静下来, 然後不要让孩子与爷爷奶奶接触, 家长要和孩子一对一接触。 做完这一个步骤之後, 家长要开始实施「四不要」方法了:
家长不要骂孩子
1、在这个时候不要骂孩子
家长中, 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在这个时候骂孩子都不好, 会给孩子造成一个不好的观念, 即爸爸妈妈不爱我。
2、在这个时候不要打孩子
对於孩子而言, 爸爸妈妈个子大, 孩子个子小, 打孩子不公平, 打孩子也容易造成孩子身体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阴影。
3、在这个时候不要说教
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正是哭、闹的时候, 你说教孩子根本就听不进去, 甚至觉得是噪音, 你越说孩子越闹。 所以这个时候家长安静下来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4、在这个时候不要走开
为什么这么说呢?因为孩子闹、哭是闹给你看的, 所以你要看着他闹, 看他闹累了, 直到自己安静下来。
四种方法教孩子学会抵挡诱惑
1.不要用物质来引诱孩子
很多父母, 平时都习惯用物质来激励孩子, 例如,
希望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, 他会对孩子说:「你如果能考到全班前三名, 我就奖你一百块。 」想让孩子做家务的时候, 对孩子说:「你把这些事情做完, 我就请你去吃大餐」。 父母的这种做法, 会令孩子对物质看得越来越重。
因此, 父母平时最好少用物质对孩子进行激励, 而是採取精神上的鼓励。 即使用物质奖励孩子, 也儘量用书籍、学习用品等东西作为奖品。
2.转移孩子的注意力
想要让孩子抵挡诱惑, 还有一个很重要、也很有效的方法, 就是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, 让孩子把注意力从被诱惑的物品上, 转到其它东西上去。 这点, 相信很多父母都曾经运用过了, 而且, 这招对年纪小的孩子特别有效。
当然, 父母不想孩子受到物质的诱惑, 那么让孩子远离诱惑也是一个好办法, 例如, 很多父母因为担心孩子会沉迷於网路和遊戏, 所以平时少让孩子玩手机、平板等电子产品, 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。
毕竟, 孩子孩子接触诱惑多了, 被诱惑的可能性就大了。
3.教孩子只买「需要」的东西
很多孩子在向父母提出要求时, 会说他很想某件东西,但是,却很少有孩子是因为他「需要」那件东西,所以才向父母提要求的。
父母要让孩子明白,只有自己「需要」的东西,才能买,如果只是自己想要的,那么就没有必要买了。所以,父母还要教孩子学会正确分辨「需要」和「想要」。
父母要让孩子明白,想要的东西很多,但是,真正需要的东西买却很少。如果自己想要什么东西就把它买回来,那么新鲜感一过,东西就会放在一边,不願意再碰了。
平时教育卡卡,我就经常用自己来做反面教材,因为我花钱买了台跑步机回家,然而却只使用了几次,就放在一旁边了。这样不但白白浪费了金钱,还佔用了家裡的地方。
4.财商启蒙,避免孩子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
1. 带孩子去父母工作的地方,让TA知道钱是怎么来的。
孩子问我们钱是从哪裡来的,我们通常会说工作赚的,但想要孩子有一个切实的体会,要解释清楚:
妈妈每天在公司努力工作,每个月老闆会给妈妈发工资(就是钱),这样我们才能买想要的东西。
想让孩子对工作赚钱有更深刻的理解,可以带孩子到单位去瞧瞧,看看公司长什么样子,爸爸妈妈是怎样工作的,让孩子有一个感官认识。
2. 体验赚钱的辛苦,养成存钱好习惯。
3. 用零用钱理财,合理规划零用钱。
有孩子的宝妈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:经过商场玩具区域的时候,孩子会不停要买东西,即使家裡的玩具已经有很多了,甚至是类似的,孩子还是会大哭、大闹,甚至滚到地上要买东西。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?宝妈要学会4招,即「四不要」和「一定要」的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