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在广州海邦外街22号的住房外,又有人来“打卡”了。
早些年,由于身为房主的 梁蓉(化名)拒绝 400万元的拆迁款,成为着名的 “广州最强钉子户”。
其实,这400万在 2010年很值钱,甚至可以买多处住宅了,但梁女士丝毫不动心,和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斗智斗勇。
最终把上访的5波工作人员全都气走了。
按理来说,她的房子又老又破,只有44平,就连其中的14平也属于违规建筑,也就是说合法的面积只有30平方米,但她就是不愿以400万来换取这所旧房子。
当她的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后,很多人都说她太糊涂了。 但她却不以为然,总觉得自己的房子很有优势。
那么这么多年过去了,她的房子究竟怎样了呢?
2020年初,很多旅客都来到海邦外街,现在,她的房子成为了“网红打卡地”,所以,总是被省内省外的人争相拍照。
尽管她再怎么驱赶,对方也会趁着晚上的时候过来。
2010年的拆迁故事
甚至还有人在这里丢放垃圾,让她一度苦不堪言。
但这些局面都不是她所预想的, 曾经,她以为政府会拿着800万元找她协商,因为她势在必得。
不过,最后却竹篮打水一场空。但她依旧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在多家媒体的采访下, 处处透露着是对方给出的“回馈”太不合理了。
但曾经的工作人员则表示,已经给她开出了天价,此外,还说别的地方的 海景房随她挑选。
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2010年初,负责拆迁这项工程的政府门口来了很多村民, 他们热情地说要响应号召,将自己的老房子拆迁。
原来,由于 第11届亚运会要在广州举行,为了给老外留下一个不错的印象,政府根据政策决定对珠海永沿岸的20多户老破小房屋进行拆迁。
所以,他们给出了两个政策,其一是为大家置换约80平的海景房,其次,再给予每平八千米的拆房补贴。
按理来说,这里的房子几乎连卖都卖不出去,更别说有人能给出这么优惠的条件了。
所以村民们很早就赶来了,一一签下了姓名。
可就当工作人员核对信息的时候,才突然发现少了一户人家,经过核验,他们才知道这户人家姓梁。
当三名工作人员走访了梁女士的家后,才发现事情是有多么的棘手。
梁女士的说法
看到工作人员上门,梁蓉没有笑脸相迎,反而是脸色不太好的说: “我是不打算搬的。”
其中的一个工作人员 李娇(化名)耐心地询问她原因,后来才得知,她比较“念旧”。
因为住这里久了,有很多和父母生活的轨迹,所以她不想破坏曾经的回忆。
原本听到这里,工作人员是有一点理解的,但当听到她的其余观点后,马上就纳了闷。
梁蓉说,她除了这里,不想再去别的地方,因为政府置换的海景房太“奇怪”了,房子的构造不太适合自己。
经过耐心地沟通,李娇才得知了她不喜欢三尖八角的房子,反而是喜欢很传统的方方正正的房子。
看到这里,大家都松了一口气, 总感觉事情肯定会顺利解决的。
于是告知梁蓉,会汇报政府给她挑选一户达到要求的房子。
第二天,工作人员又上门了,看着对方还算和蔼,梁蓉答应去看新挑出来的房子。
哪知道,刚到那里她就开始心情低落:“我的身体不好,住这里会不习惯的,还有不太喜欢这里的装修风格。”
大家在疲惫中尽显无奈,要知道,这所房子的地域是在 海珠区的宝港大道,无论是从环境还是地理位置来说,都是十分优越的。
但她很坚定自己的说法,对方只能重新换房子。
一天下来,梁蓉一处也没看上,要不是说风水不好就说构造有问题。
那么她所说的,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看法吗?
看中风水的原因
根据梁蓉的信息,大家都知道她和父母是在后期才搬过来住的。
她的父母早些年有以打渔为生的经历。那时候的梁蓉虽然才七八岁,但在天气适合的时候总是会和父母赶海或者出海。
那时候的年代,工具等还没有那么先进和发达,所以一家人也是常常忙碌,但看不到太多的效果。
后期,他们贫穷了很长的一段时间。
不过,每次出海的时候,梁蓉的父亲都喜欢看日历,说是要挑好一点的日子出门。久而久之,梁女士也对这些方面的东西耳濡目染。
至于看重风水, 主要也是和父母学习到的。
到了后期,广州兴建了很多的工厂,这一家人为了找到重新谋生的办法便来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方。
这里是梁父梁母特意挑选的,说是这一地域还不错, 以后的运势应该会好很多。
二老从这里租房住下来后,就开始进厂打工了。
在工作上,他们兢兢业业地上了几十年的班,最后花了钱将这里买了下来。虽然只有30平,但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的,还算幸福。
后期,等二老都退休的时候, 梁蓉也开始进厂打工了,所以他们在这里住了很多年。
虽然房子都已经破败了,但从来没有装修过。
当工作人员了解清楚后,发现可能梁蓉是真的看中风水问题,又重新给她选了其余的置换房。
梁蓉也很乐意的和大家挑选,但当她看了下来,总是没有一处满意的。
其中在珠江区有一个叫做 海城花园的地方很不错,很多人都想买,但由于价格太高,很多人都可望而不可即。
2010年,那时候的广州房价没有现在那么高,不过,当时这个地方,房价已经是一万三千一平了。
政府想着,梁蓉再怎么样总会满意的,不料,她以对面就是医院的太平间为由,说是会影响自己的运势,所以不想要。
后期,当这两拨人都一一“落败”后, 上一级的领导出面了,给梁蓉做思想工作:“这里的房子很不错,大家想买都买不上,况且医院的太平间是在内部。”
换一种“赔偿方法”
但梁蓉丝毫不退让,就坚定自己的说法,领导也很无奈:“医院和这里离着这么远的一条街道,没有理由会影响运势。”
但梁蓉还是不答应,要么说住着不舒服, 要么说采光这些不适合。
领导也很无奈,于是重新派人给她“找房子”。这已经是第三波工作人员了,领导告知大家,无论怎样也要想办法搞定这件事。
于是,大家又挑选了更好的地方,位置在 海珠区的梅园,不仅和荔湾区紧邻,背后就是金沙湾,可以说,就算普通人花再多的价钱,也不一定能抢到。
梁蓉继续出动,但她在和工作人员交谈的时候,依旧谈到了采光不行。
还说面对着河岸, 会加重自己的风湿病。
迫于任务,工作人员继续带她挑选。 司机恭恭敬敬地开着车,在副驾驶的她也显得格外地纯朴。
但又是一天下来,当他们把整个区域的安置房都看完了后,梁蓉还是没有中意的。
在高档的地方,她表示没有电梯,上楼会很费劲。要么就是说那些豪华的地方住宅太高了,宁愿要低一点的,但便利的。
此前,她早已看完了符合这一要求的房子,但总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了。
后期,这场“博弈”还是失败了。
所以领导专门开了一场会议,决定把房子换成现金给到梁蓉。
这下, 第四波工作人员登门拜访了。
听到对方以现金的方式补偿,梁蓉也是饶有兴趣。当对方提到会给出200万的费用回馈她的时候,她没有表态,只是说会考虑一下。
于是,大家回到了工作的岗位,总以为终于折腾好了。
但梁蓉主动联络了他们,表示自己要800万才肯搬。
要知道,在2010年的八百万已经是天价了,就算还是北京故宫对面的四合院的房子也没有这么贵。
大家对她的要求简直惊呆,甚至领导也吓坏了,毕竟,亚运会的时间越来越近,要是不尽快安置好她,让施工队拆迁,后果不堪设想。
很快,同一拨工作人员又来拜访她了,不仅买上了好礼,还将她照顾得周周到到的。
梁蓉现在不提安置房的事情了,反而是说自家的地域很不错,200万不太适合。那么,这里的地域真的不值这200万吗?
再次拒绝
她的住宅位于珠海大桥的主干位置,按理来说,如果不拆迁的话,也不一定有人会买。
政府人员屡次上门,仅仅是因为它的地域影响了施工的进行而已。
但她可不这么认为,总想着对方一定得解决这里才能改造好市容,即使对方态度如何友好,她都不选择让步。
时间慢慢过去了,大家都因为这个事而弄得心力交瘁。
当工作人员回去以后,给领导告知了情况。大家都很为难,因为按梁蓉的住宅来看,每平赔偿八千,算下来也就32万多一点。
如今已经开出了近乎7倍的价格,何况还会冒着别的村民不同意、闹事的风险。
但因为此举势在必得,大家只能不断地努力。
终于,政府松口了, 欲以400万的价格成交,并让上一次的第四波人去劝说梁蓉,其中就增加了专业的律师团队。
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和之前的一样,梁蓉死咬着八百万不放,态度也没有之前的纯朴样子。
无奈之下,大家只能再次回去。但政府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,所以在不久后又和她进行了“博弈”。
强制执行
在多次电联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,政府在同年的9月28日给她下达了执法告知书。
下班回来的梁蓉看到家门口的文件,浏览了一遍就塞进垃圾桶了。
里面的内容是,她需要在两个工作日内搬离,不然拆迁的工作人员就要来施工了。
可她没有一丝动容,还是按照之前的作息,到点就吃饭、睡觉、上班。
两天一到,拆迁队来了。但梁蓉在家门口的凳子上坐着,呵斥着不准他们行动。
尽管再怎么沟通,她都态度坚决地表示没有800万就不搬。
她以为,政府会一次又一次的妥协,结果,当拆迁队回去后,再也没有人联络她了。
附近的人在得知她把第五波人——拆迁队都熬走了后,纷纷说她是一个狠人,透着一股狠劲。
后期,无论她怎么等都没有等到这波人来协商。
在下班的路上,她才发现施工队都开工了。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政府的新方案
原来,政府已经放弃她的住宅了,他们找到专业人士,根据地形等布局出了新的方案。
那就是绕过她的房屋,从桥的两边拆除其余住户的房屋。
所以也就有了图片上的这一样子。
11月12日,第十一届亚运会如期而至,整个工程也提前完工了。
这场亚运整整举办了5天的时间,到了27日后截止。如大家所愿,活动举办得很成功,无数外国友人都看到了中国发达城市的繁荣样貌。
还有的国人指出,珠海区这里的构造还挺别致的,能想到这样的方法已经不容易了。
不知道在此期间,梁蓉有没有后悔过。当其余村民都在6月份拿着赔偿款住着海景房的时候,她还和工作人员耗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。
庆幸的是,由于其余村民搬离得早,部分施工队很早就动工了,终于没有影响到这场亚运会的进度。
2020年,网上流传了很多的视频,很多旅客在路过珠海的时候都会特意去“观摩”一下梁蓉的屋子。
有的人不停地拍照,有的人将手中的垃圾丢到了现场。据说,当这里成为“网红打卡拍照地”后,政府提出可以给她800万,要求她搬离。
但她却说,以前的八百万和十年后的八百万却不能比了,开出了1500万的天价。最终,算盘依旧落空。
截止2022年5月,很多人去了后发现房间已经没有人住了。
根据知情人士透露,由于桥上来往车辆过多,房子的污染也较为严重。
她后期已经住不下去,所以搬离了这里。
很多人都觉得她错过了发财的机会,很是糊涂,对此你又是怎样看待的呢?
-完-